集裝箱航運咨詢公司Hackett Associates在最新一期《全球港口追蹤》(Global Port Tracker)中進行的分析顯示,北歐前六大集裝箱港口6月份的吞吐量略高于380萬標準箱,較2018年同期增長4.2%,但與今年5月相比吞吐量下降了3%。

分析師預測,2019年下半年,北歐進口將“勉強保持正增長”,2020年上半年將為“負增長”。
這份報告涵蓋了、不來梅/、鹿特丹、安特衛普、澤布呂格和勒阿弗爾的集裝箱吞吐量。報告說,6月份歐洲進口總額下降2.7%,北歐下降0.1%(同比下降2.1%),地中海和黑海地區下降6.7%(同比下降1.5%)。
與2018年同期相比,2019年第二季度北歐6個主要港口的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5.3%。該報告稱,這是自2017年末以來的最高同比增長,比中國(4.0%)和美國(2.2%)的主要港口“高得多”。
分析人士表示,美國和中國之間“針鋒相對”的貿易關稅以及制裁威脅“已導致全球經濟陷入國內低迷,全球貿易減少”。
“美國港口在2018年末經歷了強勁增長,但在2019年第二季度,增速降至唐納德.特朗普(Donald Trump)擔任總統期間的最低水平。”
“如果這一趨勢得到證實,它表明,過去幾個月持續加劇的中美貿易沖突,主要影響著兩國之間的貿易。”
歐洲出口商有一些“欣喜”的理由:“中國和美國相互提高關稅,使歐洲產品在兩個市場上更具競爭力。與此同時,中國和美國的出口商可能會尋求越來越多地在歐洲銷售他們的產品,這樣歐洲的進口也會增加。”
但報告警告稱,只有在貿易沖突加劇的情況下,貿易轉移效應才會持續,特朗普政府也可能更積極地針對歐盟國家。報告指出:“如果歐洲產品成為新的貿易壁壘的目標,這將對集裝箱貿易產生直接影響。”
GlobalPortTracker預測,2019年增長3.1%,達到2590萬標準箱。北歐預計將增加2.6%,達到1603萬teu,而地中海-黑海地區預計將增加3.9%。
2019年歐洲出口預測將增長1.5%,達到2175萬teu,其中北歐增長2.0%,達到1370萬teu,中東和黑海地區增長0.8%。